火龙果和血糖
在最近发布了有关 “石榴和血糖控制” 的博客后,一个朋友问我火龙果是否对血糖控制有好处。这位朋友建议我可以写一个博客系列,介绍与血糖控制有关的营养食品。
火龙果,又称pitaya,主要种植在东亚和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北部。亚洲“龙果”的名称来自这些中型浆果所生的绿色或红色大鳞片。火龙果有几种变种:红皮白肉,红皮红肉和黄皮白肉。
火龙果是生物活性营养素的良好来源。果肉含有葡萄糖和果糖,一些低聚糖和膳食纤维。它还包含植物色素,例如花青素(一种红色颜料),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水果是维生素(如维生素E和C)以及矿物质(如钙和磷)的良好来源。火龙果有许多健康益处,例如抗氧化剂,抗微生物剂,抗癌剂和抗糖尿病作用(1)。
一份荟萃分析论文研究了火龙果对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从文献检索中确定的401项研究中,仅选择了4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6名糖尿病前期受试者和109名2型糖尿病患者。在前驱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降低显著,平均差异为-15.1 mg / dL(范围:-23.8至-6.5 mg / dL,P = 0.0006)。对2型糖尿病的荟萃分析显示,火龙果对空腹血糖(平均差异-26.5 mg / dL,范围:-72.6 mg / dL至19.6 mg / dL),和在餐后2小时内(平均)差异-30.5 mg / dL,范围:-80.9 mg / dL至19.9 mg / dL)无影响; 但是,随着剂量的增加,会有更大的葡萄糖减少趋势,因为随着剂量的增加,估计的治疗效果会更大(2)。
由于本荟萃分析文章(2)仅包含4项研究,因此我决定对它们进行仔细阅读。所包括的4项研究中有2项是硕士或博士学位学生论文,不是同行评审的出版物,因此其发现的价值有些疑问。其余两篇已发表论文中的一篇以与英语不同的语言出版,我无法通过互联网搜索找到它。唯一可以找到的出版物是Hadi等人所做的研究 (3)。
Hadi等人(3)研究了食用红色火龙果(带有红色果肉)对2型糖尿病受试者血糖水平和脂质分布的影响。将总共28位受试者(14位男性和14位女性; 21位糖尿病患者和7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四个治疗组(每组n = 7)。第1组: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400克红色火龙果;第2组: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600克红色火龙果;第3组(阴性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接受正常饮食;第4组(阳性对照):健康受试者接受正常饮食。这项为期七周的研究包括三个阶段:阶段1:对照阶段1周;阶段2:治疗4周;阶段3:冲洗2周。治疗4周后,第1组显示HDL-胆固醇水平显著增加(+ 3%),血糖(-24%),LDL-胆固醇(-39%)和甘油三酸酯(-37%)水平显著下降。即使第2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HDL-胆固醇水平仍呈上升趋势(+ 15%),血糖(-35%),总胆固醇(-32%)和甘油三酸酯(-29%)和LDL-胆固醇(-41%)水平呈下降趋势,变化百分比高于第1组。
作者(3)推测,由于红火龙果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因此在研究中观察到了降糖和降脂作用。由于可溶性纤维吸收水,因此在消化道中形成粘性溶液,从而减慢了养分(例如葡萄糖和脂质)的吸收速度。在这项研究中,进食400克和600克红色火龙果分别相当于每天摄入40.4克和60.6克纤维(每100克可食用部分10.1克纤维)。
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能够在小肠中捕获胆固醇和胆汁酸。由排泄在粪便中的可溶性纤维形成的凝胶基质可能会截留从胆囊释放的一些胆汁酸。这种物理包裹可能会阻止胆汁酸被重新吸收。因此,肝脏随后必须利用血液中的胆固醇来合成新的胆汁酸,这可能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降低。红火龙果中的可溶性纤维可能是控制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LDL-胆固醇的因素之一(3)。
尽管红色和白色火龙果的纤维含量相似,但红色火龙果的抗氧化活性是白色火龙果的2-4倍(4)。即使发现白色火龙果的抗氧化能力比红色火龙果低,但白色火龙果似乎也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Song等人 (5)评估了白火龙果汁对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给小鼠喂高脂饮食以诱导肥胖。这可以通过用白火龙治疗的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可以降低来证明。
在Hadi的研究中,第1组受试者的初始葡萄糖和脂质水平远低于第2组受试者的初始葡萄糖和脂质水平(3)。第2组中的受试者可能在糖尿病方面更晚期,并且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抵抗性。尽管初始葡萄糖和脂质水平存在差异,但每天服用400克或600克红火龙果连续4周仍能在两个糖尿病受试者组中产生相对较大的降低葡萄糖和脂质的作用(3)。
没有发表的论文比较火龙果红色与白色果肉之间对糖尿病人的降糖作用的不同。我希望有更多关于火龙果对血糖控制作用的论文。我要告诉我的朋友,火龙果可能有控制血糖的好处,但证据有限。尝试每天吃一些火龙果几个星期,看看它是否可以降低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
Joshi, M., Prabhakar, B. (2020). Phyto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therapeutic benefits of pitaya: A wonder fruit.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44(7):e13260.
-
Poolsup, N., Suksomboon, N., & Paw, N. J. (2017). Effect of dragon fruit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re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12(9), e0184577.
-
Hadi NA, Mohamad M, Rohin MAK, Yusof RM. (2012). Effects of Red pitaya fruit (Hylocereus polyrhizus) consumption o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lipid profile in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 Borneo Science, 31:113–29.
-
Mahattanatawee, K., Manthey, J. A., Luzio, G., Talcott, S. T., Goodner, K., & Baldwin, E. A. (2006).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Fiber Content of Select Florida-Grown Tropical Frui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54(19), 7355–7363.
-
Song, H., Zheng, Z., Wu, J., Lai, J., Chu, Q., Zheng, X. (2016) White Pitaya (Hylocereus undatus) Juice Attenuat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epatic Steatosis in Diet-Induced Obese Mice. PLoS ONE 11(2): e0149670.